规划流程改进——让你的流程管理插上高效的翅膀
很多公司在进行流程改进(BPI)时直接就写项目方案然后上手操作,而没有对项目进行一个规划。殊不知,在项目开始前先对其进行规划是最能事半功倍的,尤其是对于流程改进这样的项目。那么如何对流程改进项目进行规划呢?智臻咨询给出了这样的一个案例。
流程改进(BPI)项目启动前,最好先检查以下条件是否具备:
1、最高领导对流程有具有基础的认知,并愿意坚定支持流程变革;
2、公司已经形成了流程的技术规范,或者有实现此项的资源和计划;
3、公司指定了流程管理部门,配置了专职人员,并授予其足够的权限;
4、公司具备变革管理项目经验和能力,能够应对变革中的利益冲突。
以上四个方面,是成功开展流程改进项目的必要条件,缺乏其中任何一项,都可能导致流程改进流于形式,或者出现方向性错误。
在具备上述必要条件的前提下,可按如下步骤规划流程改进项目:
(1)制定一个面向中长期的流程管理计划
为了使流程改进成为一项常态化的管理活动,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流程管理活动的开展是极其有价值的。
中长期的流程管理计划基于对流程现状问题的初步评估,设定两三年内流程管理能力的总体目标和关键任务。中长期计划不但可以反映各项任务的优先等级,同时也有助于保持整体变革的系统性、逻辑性、连贯性,并可以为未来实施的每个流程改进项目,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范围。
一个最简单的中长期计划可以类似一个路线图,比如:2013年下半年完成流程框架的改进;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营销流程改进;2014年第二季度完成研发流程改进……
(2)针对具体的流程改进项目,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
流程改进项目的目标及范围,通过中长期计划已经界定,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展这个项目以实现预期目标。
首先,项目计划要明确待解决的问题。比如营销的问题可能有数据采集不及时不完整、销售机会点缺乏协调机制、投标过程不规范等等。供应链的问题可能有多部门缺乏协作、订单处理不及时、库存居高不下等等。每个流程改进项目必须致力于解决具体的问题,而不是实现“最优”。
其次,要大致设定改进的方向和策略。比如在解决采购的供货及时性问题时,是否需要考虑EDI的导入,是否需要考虑JIT/VMI模式,都应该在项目计划中就予以确认。但仅限于“是否考虑”,而不涉及“如何实现”。这样,项目团队在实际开展工作时,才能保持对项目范围理解上的一致性。
第三,要明确项目推进方式和成员分工。对于流程改进过程中的分析、研讨、设计和评审四大环节,要明确其工作要求和成员责任。比如要采集、统计哪些流程指标,谁来做?哪些问题要求通过研讨会达成一致?流程设计谁牵头,上下游流程衔接是否有要求?哪些人参与评审,评审标准是什么?
(3)组建跨部门项目团队,并邀请“外援”
之所以把项目团队放在规划环节,是因为流程改进的效果跟团队构成有直接和显著的关系。
首先,领导的加入。公司高层领导必须参与项目组。如果是公司级流程框架,所有高层领导都应该参加;如果是单个业务域,则与该业务域相关的高层领导都应该参加(比如供应链的流程改进,销售和研发的分管副总都应参加)。高层领导通常组成领导小组,主要负责项目方向把控、冲突裁决和关键成果评审。
其次,业务骨干的加入。要让日常工作比较忙的“老员工”加入项目团队。要实现流程的经验固化价值,就必须让那些在相关领域工作多年,对业务有深入理解和实践的人来参与流程的设计。千万不要以“工作忙”、“没时间”等任何借口让那些业务精英游离在项目之外,他们是真正能为流程改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。
最后,外部资源的加入。这里并不局限于第三方的流程顾问,还包括供应商、客户以及其他类型的合作伙伴。顾问的加入主要是为项目提供技术或人力上的支持,并带来跨行业的最佳实践。供应商、客户的加入则能让流程从设计开始就关注协同和整合,并有助于突破传统思维,实现产业链层面的流程改进。
做好以上准备之后,你就可以开始启动你的流程改进项目,接下来的事情,就是通过项目管控能力和专业流程技术,来追求流程改进的独特价值。